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A-List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A-List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从食物中寻找慰藉?
不能一味依赖高脂高糖类食物来排遣压力,但情绪低落时也不必完全拒绝食物,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地开战。
2012年12月13日
中国新领导层第一道关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改革举措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户籍制度改革。与以往只会令少数人利益受损的改革不同,户籍改革在短期内不会带来益处,却会威胁到多数人的利益。
2012年11月16日
世界经济仍在恶性循环
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各国就当前经济难题仍存在深刻分歧,“正统观点”认为应采取调整结构的长远举措,“需求支撑观点”认为应采取措施增加短期需求。
2012年10月22日
唯有法治才能消除贫困
索罗斯和阿比德: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的是,全球贫困人口已经减半。但如果我们不能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法治,这些成果就可能付诸东流。得到法律赋权的公民既是民主的保障,也是民主的生命线。只有在人人都能使用法律武器的时候,世界才能战胜贫困。
2012年9月29日
中日争端的经济权衡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黄育川:中日因经济关系破裂而蒙受的损失,将超过控制争议岛屿能够获得的好处。双方可采取“善意忽视”策略,直到两国民众情绪允许敌意软化为止。
2012年9月26日
试驾跑车布加迪•威航
西蒙•德•波顿:在西班牙的私人试验场,我将车速提至时速330公里,以满足心愿,而这对于GSV来说不过是散步而已,它还能再快80公里。
2012年9月7日
如果中美爆发贸易战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如果罗姆尼当选美国总统后,率先打响第一枪,拉开中美贸易战的序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事态恶化,两国会面临什么风险?
2012年8月31日
“美国梦”已成神话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美国不平等程度正处于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点,年轻人依赖父母收入的程度超过任何发达工业国家。美国不再是人们心中的“机会之地”。
2012年6月28日
骑车游曼谷
骑自行车出行已成为曼谷公众热议的话题。尽管曼谷城内交通异常拥挤,但骑车人仍属另类。如果说白天骑车显得有点鲁莽,那么晚上则是自寻死路。
2012年5月17日
心病如何医?
岁月留在我们心上的刮痕和印记,也可以看作我们具有适应力的证明。接受这些痕迹,你的心或许不会得到修复,但或许不会再那么痛。
2012年5月4日
欧洲不应由德国央行做主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索罗斯:欧洲央行的再融资操作掩盖了欧元区危机在恶化的实质,欧元区必须锐意改革财政规则,采取非常举措,对此德国央行不会接受,但欧洲的未来不是德国央行所能决定的。
2012年4月13日
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中国不会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很快迎来硬着陆,那些唱衰中国的人只会自讨没趣。中国在管理经济方面的表现远胜过多数人。这方面中国甚至可以给世界上一课。
2012年3月9日
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当前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萨克斯:凯恩斯主义不适用于长期经济管理。我们需要一套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它需要应对全球化、气候变化以及信息科技所带来的新挑战。
2012年12月20日
格鲁吉亚给日本的教训
欧亚集团总裁布雷默:格鲁吉亚曾坚信美国是盾牌,于是挑起战事,结果被俄罗斯痛打。日本应该明白,若日中争端闹大,美国同样无法保卫在华日本企业。
2012年12月7日
中国领导人必须拥抱民主
美国学者裴敏欣:中国各界正快速形成一种共识:今天的经济改革需要政治改革,首先是民主化改革。若不授权于民,既得利益集团不会心甘情愿放弃特权。
2012年11月19日
美国经济如何复苏?
哈佛教授萨默斯:美国经济政策应实现三大目标:经济增速回稳,债务占GDP比重下降以及重树美国经济支柱。在这三个维度上,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优于罗姆尼。
2012年11月2日
西方为何应关注印度前途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埃尔-埃利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将甚于其他新兴市场。
2012年10月31日
伯南克的话应该怎么听?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埃尔-埃利安:听了伯南克上周五的讲话,投资者应如何行动?而更重要的是,美联储主席的话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2012年9月6日
美国难阻政府支出上升趋势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未来30年美国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必然导致公共部门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趋于上升,除非大幅削减联邦政府职能。
2012年8月24日
美国如何减少不平等?
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即使复苏过程最终证明是漫长的,但美国经济终将走向复苏,不平等问题很可能进入人们的视线。
2012年7月25日
股东和董事会需要交流
Tapestry Networks合伙人古德曼:“股东之春”导致许多企业的掌门人被赶下台。那么,企业的董事们为什么不与股东多沟通呢?
2012年7月9日
德国应停止说“不”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索罗斯:德国仍拒绝接受任何有关向西班牙和意大利提供救助的提议,这种强硬态度或导致本周的欧盟峰会沦为一场彻底的失败。
2012年6月28日
富国须为清洁能源做表率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奥坎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斯特恩:发达国家必须向外界表明,它们清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犹豫不决带来的风险。
2012年6月21日
发达国家应抓住低利率契机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目前一些国家的长期借款利率正处于低位,被视为风险避难所、能够以很低成本借入长期资金的国家,应该赶快把握这个机会。
2012年6月12日
中国核电走向全球?
安东尼•弗罗加为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撰稿:从巴黎的核会议,到哈萨克的铀矿,世界核产业在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北京的消息。中国核技术正在日益受到青睐。
2012年6月8日
俄罗斯还是“金砖”吗?
欧亚集团总裁布雷默和“末日博士”鲁比尼:俄罗斯加入西方组织并没有带来积极的结果。金砖四国也许无意把莫斯科除名,但其他国家不应再视俄罗斯为金砖。
2012年6月4日
西班牙需要“双重”纾困
“末日博士”鲁比尼及经济学家格林:西班牙政府为本国银行纾困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只解决了问题的一部分。在缺乏增长的情况下,西班牙主权也需要一次纾困。
2012年5月14日
为何要善待他人?
想受到怎样的对待就怎样对待别人,但不要把人性想得过于美好。对别人友善不一定能获得同样友善的对待。
2012年4月13日
护航美国经济复苏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美国当前的经济复苏,得益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未来几年最大的风险是,政策可能会太快地从扩张转为审慎。
2012年3月29日
世界银行属于世界
前世行官员: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的不成文惯例已经不合时宜,且产生了负面的作用。采取公开、高效、对发展中国家候选人开放的遴选程序的时机已到。
2012年3月22日
就业问题将长期困扰美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按照当前的就业增速,美国到2025年才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为促进就业,不论经济是否真正复苏,政府都有必要进一步的刺激经济。
2012年3月21日
英国《金融时报》A-List栏目收录全球知名领袖、政策制定者和评论家对重大事件发表的深度评论。
热门文章
1.
美国通胀压力已在酝酿之中
2.
人事更替:朝鲜劳动党八大的新意、乱象与隐患
3.
拜登推出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
4.
“阻断法”:中国政府开始设计对美“优势抵消战略”
5.
美国企业界能与特朗普割席多久?
6.
英国人如何看待死亡与葬礼?
7.
小米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后股价大跌
8.
推特封特朗普号事件中的公权、私权与言论自由
9.
蚂蚁集团IPO搁浅令国际投资机构进退维谷
10.
美国制定新规以阻止引进中国技术
|‹
上一页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