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论坛 - FT中文网
中间论坛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北京阅兵背后的“四国演义”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因北京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而被全球注目的四国演义,乃是中国再崛起和亚洲再平衡这个跨世纪大故事的戏剧性环节。哪些国家的领导人将会出席北京阅兵式,关乎北京这笔风险投资在国内外的政治和宣传市场上获取的回报率。
2015年8月31日

从两岸争吵看国共两党两种转变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抗战胜利70周年引发了台海两岸大争吵,其背后透露出的深层涵义,值得当代中国人反思。如今,中共已转轨到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国民党道统中,而国民党则转型为以本土选民为基础的政党。若北京继续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台湾交谈,不啻是用文言文对90后做广告。
2015年8月14日

中共反腐遭遇“软抵抗”背后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中共通过反腐整肃干部队伍纪律已初见效果,但希望借此提振干部体系积极性则难于上青天。目前官僚系统的不作为“软抵抗”,揭示的是困扰中共多年的深层体制问题。
2015年6月15日

反思“按比例搞斗争”的当代意义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毛泽东:真实的故事》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毛的“按比例搞斗争”方法论,曾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生死存亡,同时对目前中国艰难推进的法治进程和曲折迂回的改革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
2015年5月20日

经斯大林毛泽东理解现代中国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最近依据苏俄档案撰写的新版毛泽东传记为了解现代中国的焦点问题提供了绝佳窗口。毛在大跃进时实施城乡隔离的户口制、党内高层清洗等,都学了斯大林的政策和手法。
2015年5月11日

让周案公审真正推进中国法治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丁学良:中国对周永康案的公开审判,应该从三十五年前对江青集团案的审判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周永康这只“笼中大老虎”为国家社会的法治进步“物尽其用”。让法律的尽量归法律,政治的尽量归政治。
2015年4月7日

被边缘冲击的“中国梦”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中国梦”里最难实现的部分,是中心北京和边缘地区港台的良性互动。“中国梦”一定要有足够开放的空间,容纳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高度赞赏的那些普世主义价值,因为那是人类进步的大方向。
2015年3月2日

香港进入“新常态”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与中国大陆的新常态不同,香港所面临的,是相当比例的中产和低收入阶层对本地政治和社会趋势愈发不满,对陆港互动也日渐悲观,特别是对港府的治理方向与方法的不认同,令街头抗争频繁密集。
2015年2月3日

中国对日并非“黑船来航”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黑船来航”比喻19世纪美国对日本的冲击,代表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影响。当今中国崛起的确让日本感受到猛烈冲击,但这与当初的美日互动不同,中国的影响基本是“规模”冲击,而非“文明”冲击。
2014年11月24日

从人权走向公民权的香港社运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香港社会运动的增加,与回归后香港中产及中下阶层眼中的“畸变”有关,也让社运的目标从保障人权转向了争取公民权。人权和公民权的互动,再与主权和治权的矛盾纠结在一起,从而导致了香港隐性和显性的冲突不断。
2014年9月22日

香港政争之源:主权治权分歧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今天北京与香港关系的日趋紧张,直接与30年前邓小平做出的收回香港决定相关。当时中英两国对主权与治权是否可以分开的分歧,是香港如今种种争执和纷扰的源头之一。
2014年8月29日

周永康案不应局限于反腐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如果对周永康的调查停留于贪腐,不重审他作为“政法王”治下的各种“被违法”案,就忽视了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伤害。
2014年8月5日

当下中国需要怎样的集权?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要正面应对中国社会已持续多年的一些重大问题,集中政治资源和权威确有合理之处。但权力的过度集中可能带来致命后果,需始终警惕。
2014年7月21日

中国治理香港的“劣势”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若想理解今天香港人心态,须厘清香港历史上为何未发生浩大、持久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因为与当时的大陆相比,香港更有人权。而今天多数港人已无法继续“被殖民地保护”的心态。
2014年7月10日

北京与香港:摸索的悖论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一国两制"下的陆港互动,双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却逐渐发现目标不同。北京希望政治统和,香港则期待普世价值,双方都认为摸到了对方的问题,摩擦越来越大。
2014年6月23日

25年来中国社会的四大变化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天安门事件后,外部对中国预测悲观,但中国不仅挣扎着走出了危机,修补了政权架构,还主动拥抱全球化,促成一种非常规的资本主义的兴起。正是25年前那场事件,催生了这一系列看似违背社会发展逻辑的变化。
2014年6月4日

三中全会后的“落虚”vs 落实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改变“中梗阻”痼疾。但过去经验显示,改革政策能否实施,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处在关键操作位置的人能否作为。
2013年11月25日

“私营企业主的黄金都是黑的”?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改革阻力重重,在目前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中,不改变“相互伤害”的政商关系,则无法解决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经营大环境问题。
2013年11月11日

麦克法夸尔的文革世界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华人社会有言,“文革发生在中国,文革研究却是在海外”。西方对文革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哈佛大学讲座教授麦克法夸尔的辛苦工作。
2012年10月15日

“大国崛起”与“帝国兴衰”——新年首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丁学良:讨论大国能不能崛起而不讨论帝国能不能维持,就像讨论人能不能长寿而不讨论人能不能维持健康一样,是一部搞笑的电视剧。
2009年12月31日

重新发扬“中华帝国”优良传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丁学良:主(要民)族马虎、宗教宽容、文化多元、民族融合,这些在深层是相辅相成的,是中华帝国的主要优良传统之一。
2009年12月25日

“恶治”与“良治”,分裂与统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丁学良:恶治在少数民族地区若是长期得不到有效纠正,就会催化分裂意识。所以,良治是抑制可能的分离独立趋势的法宝之一。
2009年12月18日

“二杆子”撑不住红色大帝国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丁学良:70年中,苏联《宪法》规定加盟共和国可以自愿退出的权力从没存在过,因为苏联军事力量使这一条款毫无意义。
2009年12月11日
关于《中间论坛》:
作者丁学良,1992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一直从事比较现代化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工作于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作者先在FT中文网开设《回望30年》专栏,后在本网站开启新专栏《中间论坛》,试图在“国家”和“社会”的中间、在“政权”和“财权”的中间、在“极左派”和“极右派”的立场中间、在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中间——即在所有这些极易发生张力的两边之间,发出评判。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