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RC朗润经济评论 - FT中文网
CMRC朗润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对人民币施压?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黄益平:中美汇率争端升级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但更多是受到“非理性”民意的驱动,单纯按照经济规则出牌不见得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2010年10月22日

中国食品价格上升的推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宋国青:眼下这次“滞涨”——即工业增长率快速回落后CPI仍然持续上升——的持续时间,有可能超过07-08年纪录。食品价格上涨是关键因素。
2010年10月15日

希腊债务危机告诉我们什么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加入欧元区后的希腊丧失了利率和汇率调节工具,是它发生债务危机的根源之一。面临汇率体质选择的中国,需要三思。
2010年9月9日

美金融改革法案不足以预防危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巫和懋:美国试图恢复其金融业领导地位,最近通过的金融改革法案就是关键一步。但作为一个多方妥协的结果,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
2010年9月2日

财政“自动稳定器”为何失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建奇:当公共财政体系完备时,财政收支变化往往能够帮助“熨平”宏观经济波动。但中国政府过多介入生产投资,导致这个调节机制失效。
2010年8月26日

“依靠内需”仍是望梅止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中国经济靠四万亿投资保住高速增长,但坊间对外需已是一片嘘声,似乎自此拉动经济只能靠内需。但如果外需不行,内需就行吗?
2010年8月19日

人民币贬值与服务业停滞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徐建国:服务业占中国经济之比重远远低于人口相当的印度。而在过去30年中,服务业的两次增长停滞,都伴随着人民币的大幅贬值。
2010年8月12日

黄益平:中国向常规经济过渡

中国要调整经济结构,不可避免将导致要素价格和生产成本上升,进而降低增长速度,提高通胀水平。这是中国经济从“奇迹”向“常规”过渡的起点。
2010年8月5日

买车还是修路?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按照“多消费少投资”的说法,中国人应该多买车少修路。但我的看法正好相反。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并非过滥,而是严重不足。
2010年7月29日

CMRC朗润经济评论:中国式退出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与传统的以上调利率作为标志的退出机制相比,中国式的退出手段不仅包括货币紧缩,也包括对楼市和股市的调控,措施更具数量性、部门性和行政性。
2010年7月22日
上一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