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经济人 - FT中文网
徐瑾经济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股灾会影响实体经济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股市暴涨暴跌与实体经济的症结都在于杠杆,未来中国去杠杆之路是日本道路还是韩国道路?信息没有充分暴露之前,贸然断言乐观或带来误导。
2015年7月16日

中国应为金融冲击未雨绸缪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世界目光聚焦希腊之际,中国A股却在数周之内由牛转熊,蒸发财富超过十倍希腊GDP。如今,人们注意力转向A股救市之际,海外人民币汇率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已经起了变化。这意味着什么?
2015年7月8日

强力救市?还是末日清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任由股市下挫必然股灾深重,强力托市则可能酿成更大的泡沫。这次中国关于是否救市的大讨论,不啻于一次关于如何防范和挽救经济危机的预演,而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的核心症结可谓神似。
2015年7月6日

取消存贷比:变与不变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取消存贷比利好银行,但不会根本改变现有融资格局。银行冒险结果往往都是全社会承担,这是比股市泡沫更令人担忧的隐性炸弹。
2015年6月25日

汇丰归来:环球网络的本地麻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汇丰表示做“中国的国际银行”,业务重心重返亚洲,汇丰总部是否再度搬回香港?回顾历史与现实,汇丰应该重新思考,对自身最有利的资源在哪里。
2015年6月11日

中国股市:中国人的造富之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暴跌是行情转折的开始还是短暂回调?对投资者而言,酒过三巡离场固然可惜,但贪杯到音乐停止之后则很危险。
2015年5月29日

中国地方债置换:不是QE,胜似QE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地方债是财政改革核心,也被视为最大金融隐患,缘何置换方案如此低调?“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并非市场化,不罚“坏孩子”,谁来约束乱花钱之手?
2015年5月14日

楼继伟式悲观与中等收入陷阱焦虑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中等收入陷阱如“新常态”等话语,代表了中国转型期的集体焦虑,未来中国面临着刘易斯拐点、人口拐点、债务周期三者的结合。
2015年5月6日

中国风险:沉默通缩甚于喧嚣通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探究中国经济治乱循环背后,少不了货币的这一关键线索;公众对通膨和通缩反应截然不同,理解也存在偏差。
2015年4月20日

亚投行背后的中国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亚投行为何如此火?答案在经济之外。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将是中国的下一步目标,如果以平和对话而非激烈冲突的模式达成,那么结果将是多赢。
2015年3月24日

存准金应该一降再降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降准不意外,意外在于时间及力度,这表示经济形势比预期差,央行有能力掌控人民币走势。最终中国不得不完成利率市场化这一艰难跨越。
2015年2月5日

货币政策能够走多远?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全球央行货币战之际,灰天鹅事件频出,货币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否有边界?货币政策不是万能药,央行“母爱主义”泛滥实是伤害。
2015年1月28日

2015:中国经济五大风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平安第一的原则在生活或投资都适用,今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风险,国际、政府、企业、机构等四大风险最终会传导到居民端。
2015年1月9日

经济工作会议、新常态与韧性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下滑的共识越多,未来经济政策预期反而可能越趋于稳定。新常态核心之一是适应而非刺激,而所谓韧性其实就是不要任性。
2014年12月12日

中国步入降息周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降息标志着中国政策转折点的到来。贷款潜在收益下滑或令银行放贷意愿降低,结果可能与政策初衷相悖,因此降息的自然延伸是降准。
2014年11月22日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能走多远?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中国马歇尔计划要义在于复制中国模式,同时消化过剩产能及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一石二鸟的设想中,阿喀琉斯之踵在于投资回报率无保障。
2014年11月6日

依法治国的经济视角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四中全会再谈依法治国,回归宪法不乏亮点,从法制到法治却仍在路上。经济学视角如何看法治?个人产权是法治基础,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2014年10月29日

中国楼市调控转向背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房贷放松及地方债务收紧,不仅关乎楼市变化,更代表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变化;楼市或中国,纸面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巨大的空白。
2014年10月14日

首富马云冒犯了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马云成功属于小概率,但并非偶然。受人尊重和成为富豪在中国确实不是一件事,成功并不总能自证,更大的权力也意味着更大的担当甚至忍耐。
2014年9月26日

李克强的改革与创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李克强将创新的定义从技术扩展到机制,称中国改革历程为一场宏大创新。按民间意愿来定义政府“权力清单”,改革把握将增大许多。
2014年9月11日

中国新常态:走出GDP迷思?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中国经济第一”会重复日本被“捧杀”的遭遇吗?习近平的“新常态”应如何解读?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本身就意味着对于经济低增长的高容忍度,而东西文明最终的关系,或许是共生互补,而非你死我活。
2014年8月18日

张维迎林毅夫在争论什么?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张林之争与其说是学术之争,不如说是观念之争。公共议题更重要的是常识维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中国情景下该如何解读,值得思考。
2014年7月18日

杨小凯:经济学家抑或思想家?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今天是杨小凯逝世十周年。作为思想者的杨小凯与作为经济学家的杨小凯,学术与思想如何取舍定位?“中国向何处去”的追问,仍在追求共识之中。
2014年7月7日

从存贷比调整看金融监管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存贷比调整的改革意义大于经济效果,可谓“挤牙膏”式微刺激的跟进。比起存贷比调整甚至存废,更值得思考的是金融监管的“可为”与“不可为”。
2014年7月2日
|‹上一页‹‹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