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我与GPS

高科技的玩具,从iPAQ到PSP,我开始“喜新厌 旧”,给我的兴奋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近来越 演越烈。但我家里有个电子玩具倒值得一提,它 曾在关键时刻发挥过“救命”功能。我管她叫 “小绿”,是个GPS。
2005年12月12日

在华经商的“红宝书”?

FT亚洲版总编辑李尔庭:虽然前往中国淘金的外 商越来越多,但成功者却不肯与人分享秘诀。美 国道琼斯前中国主管麦健陆撰写的新书《十亿消 费者》试图帮助在华经商的外企高管避免一些陷 阱。
2005年12月8日

“国储事件”:出路与教训

金属期货经纪人严亦强:多空争战中,敌暗 我明,国储现在非常被动,已成为众矢之的。目 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国储认亏出局,要么尽倾国 之力与基金决一死战。
2005年12月7日

中国推动资产证券化

美国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罗斯:资产证券化 可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资本利用率。至于它能否 得到广泛利用,将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资产质 量。
2005年12月7日

中国汽车出口加速

Lex专栏:今年头10个月,中国出口汽车数量翻 倍,成为净出口国,但知识产权问题将成为中国 汽车在外国公路上行驶的障碍。
2005年12月6日

人民币新闻如旧闻

FT中文网撰稿人文榕:G7敦促中国汇率灵活性的 姿态几乎被看成例行公事,因为外界已经默认中 国汇率改革并没有特定的时间表;而石油美元的 新题材也开始盖过了人民币。
2005年12月5日

中国的涉外商业仲裁

美国法学教授孔杰荣:中外企业之间的合同谈判 常常在争端解决方面陷入僵局。与诉讼相比,双 方可能都更倾向于提交仲裁。但对外企而言,在 中方企业所在地仲裁是否明智呢?
2005年12月1日

中国银行业改革必须成功

《金融时报》记者格雷拉:与发达经济体不同, 中国经济的运转几乎完全依 赖银行提供资金。因此,改善银行业的努力一旦 失败,可能会危及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2005年12月1日

中美的汇率双人舞

FT中文网撰稿人文榕:与给中国打上“汇率操纵 国”标签、激起北京反弹的后果相比,抑制(而 非鼓励)国会山的保护主义情绪看来更符合华盛 顿技术官僚的偏好。
2005年11月30日

中国离“绿色经济”有多远?

保护环境需要投入。中国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投 入340亿美元用于环保。但是,上一个五年计划 的700座水处理厂从未建成。在省一级,贯彻环 境和安全政策阻力很大。
2005年11月29日

投资中国房产不易

上海安理国际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表示,在中 国进行房产投资面临各种挑战:如进行有效的尽 职调查、与国企打交道、沉重且不可预知的税收 和信贷紧缩等。
2005年11月28日

中国房改该吃什么“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中国如今也成了 房 地产开发商“跑马圈地”的赛场, 楼 价不断攀升,百姓望楼兴叹。那么,中国房改 是 否也得了 “病”?如果有“ 病 ”,该吃什么“药”?

本栏目每周一出版

2005年11月28日

人民币继续升值并非出路

以前是日本,现在是中国:美国重商主义者及其 国会山的朋友们通过强迫别的国家改变汇率而躲 避了国际竞争,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又是谁呢?
2005年11月24日

铜市进入下降通道?

FT中文网撰稿人文榕:三天以来铜市的戏剧性转 折可能已经让伦敦市场感到惊讶;铜价是否将遵 循与库存变动反向的趋势而进入下降通道?
2005年11月24日

中国仍需适应高额贸易顺差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2004年底以来逐 步形成的生产过剩,是中国最近贸易顺差急剧增 长的主要原因。在未来1-2年的时间内,中国仍 然需要适应高额顺差的局面。
2005年11月24日

网上的鹊桥会

美国读者瑞弗卡舒: 当年,我用的是一台快要 淘汰的电脑,配上“摩登”,再加一条电话线, 就把我和外面精采的世界连在一起。后来,互联 网又把我与远在天边的恋人联在一起 ……
2005年11月22日

投资中国银行的真相

高盛集团胡祖六:中国领导层大胆采取行动,重 整陈旧的银行系统,颇值得赞赏;此项任务极为 艰巨。
2005年11月21日

2008年的数字化一日

中国山东读者郝宏伟:2008年的数字生活已非畅 想,而是当前伸手可及的技术和产品。把数字还 原为生活语言,以平常心态接受看似新奇的变 化,相信这梦想数字生活的到来很快就会成为现 实!
2005年11月21日

空铜风波的第三种结局

读者扁虫鱼:中国铜交易空头风波除了“三输”、“两败”的结局外,还有第三种结局:国储与基金回到谈判桌前,以某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平仓,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2005年11月21日

人民币其实是中国的难题

麦格理证券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贝尔彻:虽然中国 领导人也许想让人知道,他们不怕恃强凌弱的美 国总统布什,但他们还是应该做好准备,允许人 民币进一步升值。中国的固定汇率正在使国内经 济管理复杂化。
2005年11月18日

布什该谈经济了

美国总统布什周六抵达中国后,将讨论贸易失衡 等问题。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数额巨大,反映 制造业变迁。其实中国在旅游、教育等服务业 为西方带来了商机。
2005年11月18日

双刃剑指向何方

预期中国明年将通过反垄断法。专家称,该法某 些规定可能不利外商投资。但从有利方面看,该 法将规范竞争,有望制止行政垄断,帮助外企进 入中国市场。
2005年11月17日

数字化育儿

读者涂定军: 现代社会的孩子十有八九不喜欢吃 饭,这让做父母的颇为担心。有什么办法能让孩 子听话呢? 我建议,让机器人给孩子喂饭。
2005年11月17日

数字生活进农家

读者苗苏:数字生活真的是来了。如今,数字的 触角已经延伸到中国偏远农村,信息社会已经不 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
2005年11月16日

中国的合并管理 “成绩单”

香港西蒙斯律师行律师张伟颂:中国 建立合并管理机制已有两年。其进展如何呢?随 着一项新的反垄断法将于近日颁布,现在或许是 审视大陆“成绩单”的良机。
2005年11月16日

难在 “用以致学”(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周其仁:一个经济学者要是基础不稳、出发点变来变去,那就什么也别谈了。经济学家张五常今年70岁,他基础稳固,出发点简单明了,推理逻辑井然,坚持的理念寸步不移,难能可贵。

本栏目每周二推出

2005年11月15日

香港应戒掉地产“毒瘾”

首席亚洲事务评论员容凯尔:香港政府是世界上 最大的“地主”之一,但卖地收入也是双刃剑, 其弊端日显,港府应扩大税基,戒掉对地产收入 的“毒瘾”。
2005年11月15日

数字记忆并不永恒

读者Julian Jiang:有了数码相机,人们在旅行 时变得浮躁,不再用心灵去感知,却更愿意用电 子设备去记录。其实,记忆并非那么容易保 存......
2005年11月11日

中国应警惕“未富先老”

英国议员维莱茨:从2015年开始,中国劳动人口 就会减少。到204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1 亿。中国领导人应为这种未来做好打算。
2005年11月11日

为“西部大开发”支招

高纬物业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汤普森:中国实施 “西部大开发”已有5年,但主要目标还是未能 达成。中国政府需要了解跨国公司在投资决策时 的考虑因素。
2005年11月10日

中国并购市场的走势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细看 中国并购市场的全景,对内与对外并购规模与动 机差别显著,而增长前景则取决于非市场障碍的 减少。
2005年11月10日
|‹上一页‹‹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