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宏观平台型数字经济的估值逻辑

程实、高欣弘:除了分析底层财务与运营数据,自上而下理解商业运行的潜在价值,同样不失为一种选择。
2020年6月29日

疫情之下,非新冠危重患者何去何从?

张倩烨:我们要做好长期与疫情共存的准备,抗疫与急重症和癌症患者诊疗之间,面临着一场“生命与生命”的竞争。
2020年6月29日

香港为什么难以替代?

田楠: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主要因为中国内地金融开放的缓慢;香港最大的作用,正在于弥补内地所不能。
2020年6月24日

一周疫情热词:二级、就业、中非、巴西

叶胜舟: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的说法过于乐观草率,只有一周日均确诊病例比上周明显下降,才更具说服力。
2020年6月24日

中美对峙下的跨境投资

静楠:中美关系紧张对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如何?中西方是否有脱钩的风险?中资企业将面临怎样的国际环境?
2020年6月24日

文明与野蛮:从《被涂污的鸟》想到的

王斌:人种歧视之意识是否意谓着,我们作为人,还没有真正完成现代文明之洗礼与进化?我们需要尽可能克服这些本能意识,实现精神上的自我救赎。
2020年6月23日

西方排挤华为的努力忽视了一个关键战场

陈寒士:如果华为成功地在俄罗斯的5G建设中确立了主导地位,这将增强这家中国公司在争夺其他新兴市场的竞争中的地位。
2020年6月23日

赤字货币化:打开潘多拉盒子

周浩:财政赤字化讨论,看似枯燥,却反映出经济现状和博弈。短期来说以央行的谨慎主张而终结,但本轮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新的边界。
2020年6月23日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关于北京疫情的几个思考点

曹辛:北京的疫情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无疑让我们有所受益,因为这有利于找到管理上的漏洞。
2020年6月22日

私募股权会成为下一个大泡沫吗?

伍治坚:为达到投资回报目标,不少投资机构增加其私募股权资产比例,但长期看,投资更多的私募股权,是否能够有效提高投资组合的回报率?
2020年6月22日

非洲有多需要中国新基建?

梁海明:未来中国将和非洲国家擦出怎样的火花?我认为非洲国家与中国未来在AI+健康、移动支付、智慧城市和数据经济领域的合作最值得期待。
2020年6月22日

双城记:香港与上海的往事和今天(下)

聂日明:上海有大陆的腹地优势,但与香港相比,上海目前还面临一些制度性短板,短期内基本没有替代香港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位的可能性。
2020年6月22日

普通法更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吗?

夏春:普通法与民法有多方面的区别,但二者并不是金融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尤其得益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崛起。
2020年6月19日

人工智能如何对待市场大跌?

柴志杰、李偲:越是要分散风险,越意味着更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而人工智能模型的优势,会令其迅速成为投资和资产管理机构不可或缺的依仗。
2020年6月19日

正确理解美国外交:理想主义下的现实主义

余智:应避免因美国外交的“现实主义”策略而忽视其“理想主义”目标,从而产生战略误判。
2020年6月19日

202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展望:调整的快与慢

程实、王宇哲:疫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复苏动力换档,金融市场波动和调整的来源更替,政策潮水退去后风险也将渐次显现。
2020年6月19日

大宗商品出口国寄望中国需求提振复苏

法伊夫:最终决定中国进口组合的是经济因素,而非地缘政治。但是如果放任外交问题不管,紧张关系可能重塑供应和定价关系。
2020年6月18日

月收入低于1千:是收入低还是物价贵?

胡月晓:6亿人月均收入1000元,全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3万元,如何解读?月均千元如何变成低收入?低收入如何提高消费?
2020年6月17日

高杠杆做空港币策略难以成功

温凡:香港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中将会迎来一系列发展机会。只要能抓住机遇,香港还会焕发金融中心的第二春。
2020年6月17日

如何理解疫情之下,澳洲华人直面的歧视问题?

马骋: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是否因为疫情而增多,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若要探究歧视的根源,背后有复杂的移民和政治因素。
2020年6月16日

一周疫情热词:新发地、战时、200万、中欧

叶胜舟:北京疫情已明显蔓延,如一周未缓解可全市实施二级响应和防控,同时注意勿防疫过度,中断经济和民生复苏。
2020年6月16日

谁能争得上海都市圈一体化万亿级蛋糕?

沈晓杰:长三角一体化只有从上海都市圈破题,才能使国家的宏伟战略,迅速转为民众、企业和政府同心协力的巨大行动。那么上海都市圈该如何划分?
2020年6月16日

双城记:香港与上海的往事和今天(中)

聂日明:中国贸易枢纽的称号几易其主,大致可分三阶段:一是上海取代广州,二是香港取代上海,三是上海再次复兴与香港并驾齐驱。
2020年6月15日

责任投资还会继续得到支持吗?

伍治坚:在追求更好投资回报和更高道德标准之间,是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由于企业的逐利本性,责任投资注定前途叵测?
2020年6月15日

双城记:香港与上海的往事和今天(上)

聂日明:当中国的发展接入国际贸易的轨道,上海和香港这两个城市的命运,随即被改变了。
2020年6月12日

从瑞幸看烧钱模式“成败之间”

郑志刚:瑞幸财务造假曝光和退市,标志着未能从静态、动态和空间三个维度建立反哺前期烧钱投入的有效机制的“烧钱模式”的终结。
2020年6月12日

人民币汇率会一跌而不可收拾吗?

李海涛、瞿新荣:从美元指数、跨境资本流动性、中美利率差及中国营商环境来看,在央行管控的自由浮动汇率机制下,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趋势。
2020年6月12日

重启经济利好股市

陈敏兰:全球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有望在二季度触底,尽管存在第二波疫情爆发的风险,且中美紧张关系升温,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升自有其道理。
2020年6月11日

香港经济的变与不变

程实、王宇哲:在大中华经济圈内,香港仍具独特性和唯一性,未来有望从投资内地的虚体转变为投资中国的实体,从走向世界的窗口转变为大湾区的特区。
2020年6月11日

一周疫情热词:地摊、白皮书、禁航、南美

叶胜舟:中美就禁航精彩过招,表明双方专业又不失理性,合作且乐于妥协,都会为对方留余地,也会为自己找台阶。
2020年6月10日

疫情政治化,中美是否依旧可以和而不同?

吴湘宁:疫情之后,中美关系是否真的进入到“不同”也“不和”的状态?如何看待长期稳定中美关系的基本可能性?
2020年6月9日
|‹上一页‹‹8283848586878889909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