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本拉登

美国公布本拉登部分信件

显示基地组织领导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艰难尝试遥控指挥
2012年5月4日

中巴重申友谊冷落美国?

温家宝出访巴基斯坦时保证说,中巴“永远是好邻居”,而巴基斯坦则迎合了北京的自尊心理。中巴的团结姿态,可能会让因拉登之死而恶化的美巴关系更僵。
2011年5月19日

反思国家认同

FT美国版执行主编邰蒂:奥巴马在宣布美军击毙本•拉登时多次提到“国家”,让人感受到讽刺意味。在阿富汗,“国家”这个概念有着非常不同的言外之意。
2011年5月12日

巴总理借本•拉登之死向军队施压

要求巴基斯坦军方解释在本•拉登藏身之处上出现的军情失误
2011年5月10日

本•拉登让美国破财

FT记者艾伦•贝蒂:如果没有本•拉登,9/11事件、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就不会发生。从这一点来考虑,拉登给美国纳税人造成的直接成本超过2万亿美元。
2011年5月9日

美国:本•拉登死前一直策划恐怖活动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称,美军在突袭行动中缴获的大量情报表明,本•拉登在基地组织的行动中一直扮演着策划角色。
2011年5月9日

美国该重新审视阿富汗

弗吉尼亚大学历史教授菲利普•泽利科:纵览美国目前卷入的所谓“三大战争”:利比亚和伊拉克的战争局面都还好,阿富汗战争才是美国重掌战略主动的主要障碍。
2011年5月6日

消灭本•拉登是一个空洞的胜利

FT亚洲版主编皮林:在美国忙着在整个中东抓捕本•拉登,给自己留下巨额财政赤字之际,中国专注于其势不可挡的崛起。去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美国干掉了头号敌人,却可能迷失了大方向。
2011年5月6日

本•拉登之死是座分水岭

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泽利科:未来10年与过去10年将迥然不同。本•拉登之死,意味着一个转折点的到来。抓住机会的领导人将能夺取战略主动。
2011年5月5日

阿富汗战争该结束了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要从政治上解决阿富汗战争,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因为美国可以把基地组织与塔利班区别对待,而不致对不起9/11受害者。
2011年5月5日

本•拉登阴魂何日散?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白鹤鸣:击毙本•拉登让美国人得到了正义,但塔利班仍是棘手问题,从阿富汗绵延至巴基斯坦的“原教旨主义特区”将是美国的大麻烦。
2011年5月4日

美国应结束反恐战争

FT专栏作家拉赫曼:布什将反恐置于美国外交政策核心是一个错误。反恐战争浪费巨额资金,催生庞大官僚机构。击毙本•拉登让奥巴马得以纠正某些错误。
2011年5月4日

美国表明不信任巴基斯坦

美军越境进入巴基斯坦突袭本•拉登居所之前未向巴方打招呼
2011年5月4日

全球股市温和上涨

在击毙本•拉登、美国并购等乐观消息的推动下,昨日全球股市温和上涨。但多数分析师认为,基地组织头目之死对市场只有短期影响。
2011年5月3日

美国欢庆击毙本•拉登

本•拉登被击毙,令美国民众和国家安全部门一片欢腾,但也引发警告称,本•拉登的支持者们可能会发动报复性袭击。
2011年5月3日

分析:本•拉登之死为奥巴马增光

在下令美军特种部队秘密发起突袭、击毙本•拉登之后,奥巴马终于令世人服气。
2011年5月3日

FT社评:让世界更安全

经过9年半追捕,美军终于击毙9/11恐怖袭击主谋本•拉登,美国及其友邦应该为此感到振奋。一个没有本•拉登的世界,肯定是一个更好、更安全的世界。
2011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