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经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美元减息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美中利率走势逆转,使中国央行“冲销”外汇的操作代价高昂,每月估计损失数十亿美元。经济学家认为,长期而言,中国只能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
2008年2月2日

百万不算富的年代?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也许再过几年,百万富翁将在中国进入“井喷”时代,但即使那时你有一百万,也对你的生活福利改善无多,因为那时货币的购买力将在你钱包变厚的同时急剧缩水。
2008年2月1日

寒流“降温”中国重工业

暴雪造成的能源短缺和运输延误,正开始影响中国钢铁和金属冶炼业等“用电大户”。国际市场金属价格已经因此出现大幅上涨。
2008年1月31日

“次贷担忧导致港股直通车计划被推迟”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称,北京担忧次贷危机和欧美股市状况
2008年1月30日

雪灾彰显能源政策缺陷

中国遭遇50年来最恶劣的冬季天气,这给经济带来了麻烦,同时也暴露出中国能源政策的缺陷:投入方面的市场压力,中央计划经济对定价的限制,绑住了电力生产商的手脚。
2008年1月30日

中国雪灾严重影响“春运”

陆空运输大面积瘫痪,7700万人受影响
2008年1月30日

“春运”何时成记忆?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事实上,中国每年史诗般的“春运潮”,主要根源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失衡,正是中国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才使中西部劳动力背井离乡,抛家弃口,每年“候鸟”般地东西迁徙。
2008年1月29日

国企分红必须惠及于民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中国政府自1994年以来将首次向国企征收红利。重新平衡中国经济,将取决于执行这项政策的力度,以及所征收资金能否用于改善老百姓生活。
2008年1月29日

中国赴日游客人数首次超越美国游客

中国大陆游客激增16%,超过94.3万人
2008年1月29日

“内忧”困扰中国投资者

从次贷危机到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但中国散户投资者想得更多的,还是中国国内的问题。
2008年1月28日

中国应该欢迎经济放缓

中国经济增速受全球环境影响开始小幅放缓,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中国有理由欢迎、而不是恐惧经济放缓。
2008年1月28日

中国2007年GDP增11.4%

由于美国需求走软,中国第四季度明显出现出口减速
2008年1月25日

中国能拉动全球走出泥潭?

Lex专栏:作为全球经济最大的引擎之一,中国去年第四季保持强劲增长。对此,我们是否可以略感宽慰?乐观的人会说,当然可以。不过,中国12月份数字已经暴露某些问题。
2008年1月25日

中国经济贸易找到平衡

中国经济去年增长11.4%,增速为13年之最。同时,中国政府确信出口终于开始放缓。去年最后三个月,中国进口增长超过中国商品销往海外的增长。
2008年1月25日

摩根大通李晶访谈

美联储突然降息及全球股市大跌后,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接受FT记者专访,谈全球市场动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采访以英文进行。
2008年1月24日

中国股市的鼠年

春节临近,中国股市跟随全球市场跌宕起伏。与其说这是A股正在全球化,还不如说是退出估值过高的A股市场的借口。2008年,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中国股市泡沫破裂,但多数都是内因。
2008年1月24日

美国降息增加中国压力

经济学家估计,中国央行每月在票据上损失约为40亿美元
2008年1月24日

第一时间解读:多米诺效应?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虽然美联储在美股开盘前已经采取紧急措施,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3.5%,或许这将为市场注入一剂兴奋剂,促使市场反弹,但从短期看,如果美国次贷危机风险未能充分释放,经济衰退阴影未能摆脱,全球股市仍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下探。
2008年1月23日

中国成立特别小组评估次贷影响

中国各银行正在为次贷资产损失超出预期做准备
2008年1月23日

中国A股踏上熊途?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此时断言中国A股已经踏上熊途,还为时过早,很显然,A股市场对牛市仍将“恋恋不舍”,不排除经过一段调整后,指数仍将再创新高,但是,谁又见过连续超过三年的牛市呢?尤其是明显高估的牛市?
2008年1月22日

世界银行将任命林毅夫为首席经济学家

此举将加强世行与中国的联系
2008年1月22日

中国去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827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13.8%,创下FDI新高纪录
2008年1月22日

对付通胀的心理战

中国最近发布一系列价格管制规定,目的是防止食品价格上涨蔓延至经济其它领域,并且防止老百姓产生价格还将继续上涨的预期。
2008年1月21日

英国欢迎中国主权基金

英国首相布朗于1月20日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他在访华期间表示,希望中投公司将伦敦作为开展国际业务的枢纽,并希望中国公司将英国作为首选投资目的地。这种“门户开放”政策与美国、法国及德国的保护主义趋势形成对比。
2008年1月21日

英国将对中国投资敞开大门

英国首相布朗将于今日抵达北京,他将承诺向中国投资敞开大门,并同时敦促中国政府解除市场准入限制,尤其是在金融服务等领域。布朗此行还会与中方讨论如何改善中英两国的商业关系,以及讨论两国如何帮助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2008年1月18日

发改委干预价格胜算几何?

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沈明高:中国政府在短期内不能缩短收入差距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干预把价格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但干预成本很高──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怎么去监督呢?
2008年1月17日

中国上调准备金率的时机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中国央行昨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至15%。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突显中国决心扼制流动性,并防止过度投资。
2008年1月17日

中国盛宴即将散场?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陈旭敏:2000年12月和2007年12月,外汇占款同时出现负增长,我们希望这最好是一种巧合,而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到今年年末,中国最好也不要象2001年底那样:股市见顶,宏观经济陷入通货紧缩。
2008年1月16日

中国经济刹车了?

按照一厢情愿的想法,中国人将买下美国人现在买不起的所有商品,从而拯救世界经济。但近期数据显示,情况或许恰恰相反。
2008年1月16日

安德森访谈

瑞银(UBS)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接受FT驻香港记者森迪普•塔克采访,谈中国经济政策问题。采访以英文进行。
2008年1月16日

美国失衡与中国无关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美国巨大外部失衡的祸首是资产价格泡沫,与中国没有关系。要想治疗外部失衡,美国的资产价格必须大幅下跌。
2008年1月15日
|‹上一页‹‹6366376386396406416426436446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