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高端物业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您还没有登录。如果您希望更方便地享受您购买的会员服务,请点击此处登录或注册新用户。
为保障您的订阅权益,请点击此处确认您的联系方式
亲爱的会员,您的账户近期在多台设备上异常登录。您的账户仅限您本人使用,如不是您本人操作,可能您的账号已泄漏。请您尽快进行如下操作:
1.
修改密码,并妥善保护好新密码
。
2.
点击此处寻求帮助
。
为了保护您的利益,我们已经暂时锁定您的订阅账户,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亲爱的会员,您的账号近期在多台设备上频繁异常登录。您的账户仅限您本人使用。为了保证您的利益,该账户已被暂时锁定。您可以:
点击此处与我们联系进行认证
。
聚焦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复苏
陈敏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通胀持续朝2%回落以及美联储考虑放宽政策的条件具备,成长板块和风险较高的信用债将变得更具吸引力。
普华永道辞任恒大审计师
恒大宣布普华永道辞任该公司审计师,理由是双方就香港监管机构正在调查的财务报表存在分歧。
佳兆业因债券违约遭遇诉讼
一家香港投资者向佳兆业提起1亿美元的索偿,这表明去年在一场全行业流动性危机中出现国际债务违约的房地产公司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法律压力。
2023: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性
冯郁青:中国过去40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发展为导向的这种确定性能否被重新锚定。这才是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至关重要的问题。
中国房地产市场蹒跚走出危机
只要房价保持上涨,中国家庭仍愿意将毕生积蓄投入房地产。这与日本和美国房地产繁荣时期投资者的行为惊人地相似。
2023年商业趋势、风险与热点人物
经济秩序重构对一些行业造成了格外大的影响:在能源、科技、私募资本等领域,企业界接下来一年里有什么值得关注?
中国工业活动12月出现收缩
随着中国在放弃“清零”防疫政策后应对全国感染潮,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49,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且低于11月的49.4。
展望2023:中国消费展望与政策建议
沈建光:伴随防疫政策全面放开和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中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迎来反弹;消费能否持续恢复还要看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
展望2023:风险资产应配尽配
黄凡:从近期国内以及国际宏观基本面的最新变化看,我们有理由对2023风险资产表现更乐观一些。因此资产配置策略有必要作更为进取的调整。
中国转变应对房地产危机的策略
恒大等房企违约时,政府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提供支持,但现在国有银行将为特定房企提供据估计为256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
风雨过后期待彩虹
陈敏兰:虽然2022年颇为不易,但亚洲的经济周期仍然充满生机。投资者需保持精选、多元化和灵活性,以充分把握2023年潜在的拐点所带来的机会。
中国房地产困境让年轻人对买房产生疑问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租房而非买房,这可能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政府希望通过发展租赁市场来缓解开发商的危机。
多家中国上市房企筹划非公开股票发行
世茂集团等多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宣布将进行非公开股票发行,此前监管机构取消了对此类交易实施了10多年的禁令。
碧桂园:中国房地产危机中的幸存者
支持房地产的新政策让投资者产生了最坏情况已经过去的希望,而这家中国最大的开发商正成为最突出的幸存者之一。
中国向实力较强的房企提供授信额度
中国交通银行将向万科和美的置业总计提供12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中国农业银行也将向万科等五家房企提供授信。
香港尖沙咀不再是全球租金最贵零售区
根据戴德梁行对全球奢侈品零售租金最贵街道的最新排名,香港尖沙咀跌落榜首,纽约上第五大道排名第一。
金融政策发力,房地产能否走出困境?
沈建光:房地产“黄金白银”时代已过去,未来市场形势究竟如何?“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有何积极影响?能否推动房地产行业走出困境?
救市政策频出,楼市为何还未恢复?
刘渊:既然目前的房地产发展水平已经过热,长期高增长后回调也是合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房地产政策呢?
瞰楼市
房企爆雷元年 南派房企北上的时代群像
一些房企遭遇美元债危机的同时,没有影响其他企业扩张的步伐。北京作为全国化发展的必争之地,引得新南派房企纷纷进京“赶考”。
碧桂园地产集团首次在银行间市场申报注册中票 规模50亿元
12月1日,碧桂园计划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50亿元中期票据,相关注册申请已获受理,进入预评环节。
高奢美学沙龙|2021御鉴理想生活
时光作序万物迭新,循着过往的脚步,御汤山每一天都在焕然新生,在探索美好的路上从未止步,2021御汤山重新谱写理想生活的模样,“定制式”让高级生活专属,成为理想生活的表达。
2023年商业趋势、风险与热点人物
经济秩序重构对一些行业造成了格外大的影响:在能源、科技、私募资本等领域,企业界接下来一年里有什么值得关注?
中国工业活动12月出现收缩
随着中国在放弃“清零”防疫政策后应对全国感染潮,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49,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且低于11月的49.4。
展望2023:中国消费展望与政策建议
沈建光:伴随防疫政策全面放开和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中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迎来反弹;消费能否持续恢复还要看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
展望2023:风险资产应配尽配
黄凡:从近期国内以及国际宏观基本面的最新变化看,我们有理由对2023风险资产表现更乐观一些。因此资产配置策略有必要作更为进取的调整。
中国转变应对房地产危机的策略
恒大等房企违约时,政府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提供支持,但现在国有银行将为特定房企提供据估计为256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
风雨过后期待彩虹
陈敏兰:虽然2022年颇为不易,但亚洲的经济周期仍然充满生机。投资者需保持精选、多元化和灵活性,以充分把握2023年潜在的拐点所带来的机会。
中国房地产困境让年轻人对买房产生疑问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租房而非买房,这可能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政府希望通过发展租赁市场来缓解开发商的危机。
多家中国上市房企筹划非公开股票发行
世茂集团等多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宣布将进行非公开股票发行,此前监管机构取消了对此类交易实施了10多年的禁令。
碧桂园:中国房地产危机中的幸存者
支持房地产的新政策让投资者产生了最坏情况已经过去的希望,而这家中国最大的开发商正成为最突出的幸存者之一。
中国向实力较强的房企提供授信额度
中国交通银行将向万科和美的置业总计提供12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中国农业银行也将向万科等五家房企提供授信。
香港尖沙咀不再是全球租金最贵零售区
根据戴德梁行对全球奢侈品零售租金最贵街道的最新排名,香港尖沙咀跌落榜首,纽约上第五大道排名第一。
金融政策发力,房地产能否走出困境?
沈建光:房地产“黄金白银”时代已过去,未来市场形势究竟如何?“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有何积极影响?能否推动房地产行业走出困境?
救市政策频出,楼市为何还未恢复?
刘渊:既然目前的房地产发展水平已经过热,长期高增长后回调也是合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房地产政策呢?
亚洲主要城市能否抵御全球房地产下行压力?
陈敏兰:亚洲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各不相同,明年新加坡房价将有望上涨低个位数,东京房价将持平,香港房价则可能进一步下跌。
“金融16条”提振中国房地产业信心
分析师对这些措施看法不一,一派认为它们标志着房地产业出现转折点,另一派认为它们只会在短期内提振这个危机重重的行业。
中国房地产调控:新视角与再定位
章俊:未来进入改革深水区,必须要跨过对房地产投资过度依赖。房地产调整过程中,增长和就业难逃阵痛,长期看可以推动改革重上快车道。
中国地产股大涨,市场预期该行业将迎来转折点
中国政府出台了支持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计划,被解读为是阻止这个负债累累的行业下滑的关键时刻。
Lex专栏:中国房地产股涨势是否有“后劲”?
受“金融16条”措施提振,房地产板块周一全线上涨。但这些措施不太可能结束房地产行业的困境。
中国延长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达标期限
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过渡期,是北京方面迄今为缓解房地产行业信贷紧缩压力而采取的最有力举措之一。
恒大债权人出售其香港“凡尔赛宫”地块
恒大“皇宫屋”项目地块的接管人以约6.3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该地块,所得款项用于偿还恒大与该项目有关的债务。
地产衰落:中国经济如何应对?
樊磊:如果地产需求下行以突变的形式出现,对中国经济中短期和潜在增速都有深远影响。今天中国与90年代日本不少类似,能汲取什么经验?
亚洲家族办公室对加密货币兴趣不减
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疲软推动了数字资产投资。投资者表示,加密货币资产仍是抵御更广泛市场动荡的诱人工具。
楼市又放松:奈何将如何
古尧:新政策措施表明,当前楼市不仅是放松,而且更是激励。即使新一轮楼市激励扩展,也难改变行业发展低迷和经济刺激作用不再局面。
黑石利润受利率上升和股市抛售拖累
这家世界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下调了其庞大投资组合的估值,以反映利率上升和经济放缓所导致的全球股价大跌。
中国经济:旧模式的结束与新的增长
李海涛、林锡:中国如何处理巨量债务?缺乏“土地财政”支持的地方政府如何保一方经济?如何观察中国经济的结构升级?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有哪些机会?
地产危机与经济的中期前景
樊磊:政策推动下,地产销售可能会有所企稳。在缺乏大规模财政补贴情况下,仍有相当比例地产项目可能烂尾,信用风险尤其需要密切关注。
财务摇摇欲坠 九毛九却投资地产
广受欢迎的太二酸菜鱼连锁餐厅运营商,将向总部所在地广州的国金天地购物中心项目投资最多10亿元。
Lex专栏:万物云逆风赴港上市的底气
寻找足够多的勇敢投资者参与此次IPO将是重大考验。但一旦危机结束,万物云应该会和万科一样,成为首批复苏的中国房地产集团之一。
何金碧:迈科集团将出售资产和重组
这家民营金属贸易商必须先出售资产,才有望获得国有企业投资。最终的计划可能包含“股权重组、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
深度转型期中国经济面临观念考验
稳投资与稳消费,当下哪个更迫切?新供给经济学的倡导者滕泰提出,后基建时代投资下滑并非短期因素,但思维惯性易使投资更受决策欢迎。
特别报导
21世纪初影响世界的9件“小事”
璀璨星耀
+智能 见未来 重塑商业力量
热门文章
1.
展望2023:不确定性下如何决策?
2.
新东方在线成功转型 收入更胜教育“双减”前
3.
中国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子的苦衷
4.
中国企业于纽约、香港大举筹集资金
5.
荷兰、日本与美国达成协议 将限制对华出口芯片制造设备
6.
普京已无力领导俄罗斯实现复兴
7.
中国聚焦消费以促进增长
8.
中国经济前景好转推高金属价格
9.
岸田文雄“新资本主义”哲学的问题
10.
FT社评:培养孩子当程序员仍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