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A-List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A-List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家索罗斯:尽管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也许在所难免,但当前的金融危机不太可能导致一场全球性衰退,而会是一次对全球经济的根本性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美国将相对衰落,而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将崛起。
2008年1月23日
英文日记: The Davos consensus
Stephen Roach, chairman of Morgan Stanley Asia and former chief economist at the bank
2009年1月28日
美国是否会步日本后尘?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很多人认为,美国不会步日本的后尘,遭遇“失落的十年”。但这场危机证明,美国从日本身上学到的教训是错的,正确的政策可能不是后泡沫清理,而是首先避免泡沫的产生。
2009年1月19日
后泡沫经济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罗奇:从房地产到大宗商品,资产泡沫一一破灭,全球各经济体似乎无一幸免。美国消费者筋疲力尽,而中国正为本身的失衡付出代价。
2008年12月5日
美国必须带头保护新兴市场
国际金融家索罗斯:全球金融体系的特征是致命的不对称性。发达国家的金融当局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该体系崩溃。然而,它们对外围国家的命运却不那么关心。要保持经济领袖地位,美国需要保护新兴市场国家不受此次金融风暴的影响。
2008年11月3日
美联储政策职权需要转变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罗奇:考虑到本轮危机的成因,美国政府必须重新定义美联储的角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政策职权。这将迫使美联储力求降低资产泡沫带来的危害,同时促进更健全的风险管理。
2008年10月29日
保尔森不该拿到空白支票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乔治·索罗斯:保尔森70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存在许多不当之处,国会恐怕不会给他自由处置这笔资金的权力。但是既然危机已经发生,大规模救援或属必要。重建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是正确的行动方向。
2008年9月26日
美国挡住全球经济飓风?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联席CEO埃利安: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好比创建一座新的堤坝来阻挡“去杠杆化”飓风。这座堤坝会比新奥尔良的防洪堤更可靠吗?
2008年9月9日
通胀:中国后奥运时期的最大挑战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罗奇:未来数年,通胀仍将是中国面临的最艰巨宏观挑战。但问题是,中国官方愈来愈倾向于对通胀压力的增强不予理睬,认为这是“结构性的”。
2008年9月5日
全球金融安危取决于股市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近几个月, 令人惊讶的是, 全球经济居然仍在增长。然而,世界金融体系能否维持稳定,是否将陷入另一个焦虑和混乱期,一切都将取决于全球股市。
2008年8月6日
中国向全球“出口”滞胀?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罗奇:中国通胀预期上升是一个不祥之兆。这不仅会威胁到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准,还会给发达国家的进口商品带来价格冲击。
2008年6月17日
小心余震!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罗奇: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次金融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就要过去。但这场危机规模巨大,引发了一系列反馈效应,在金融市场开始恢复正常后,它们应该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2008年4月16日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美国次贷危机将产生许多受害者,其中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将遭受尤为沉重的打击。从当前的危机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
2008年3月18日
美联储这一招儿灵吗?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罗奇:面对又一个泡沫破裂的可能,美联储惊慌失措,再次向美国经济注入流动性,这很有可能导致下一个资产泡沫的形成。
2008年1月24日
美国失衡与中国无关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美国巨大外部失衡的祸首是资产价格泡沫,与中国没有关系。要想治疗外部失衡,美国的资产价格必须大幅下跌。
2008年1月15日
西方应欢迎外资
哈佛管理公司总裁埃尔-埃利安:在美英等国经历金融动荡之际,若西方阻挠新兴经济体的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会导致金融市场扭曲,助长保护主义势力。
2007年10月9日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哈佛商学院教授埃尔-埃利安:在市场向下时,杠杆投资的放大作用,可能会和市场向上时同样明显。
2007年4月4日
“识破”当今世界的复杂性
哈佛教授埃利安:近年全球经济加速转型。在这样一个世界,看似对立的主题其实同为全球结构变化一部分。达沃斯论坛应该反映这些现实。
2007年1月31日
全球经济即将逆转?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美国消费者作为全球经济的关键驱动力,“底气”已经不足。而中国与印度两大新兴亚洲经济体,终究难以填补发达国家经济减速产生的需求缺口。
2006年8月15日
中美经济“共生”好景不长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中 美储蓄与消费的不平衡迟早要调整,但中国坚定 的促进消费政策已经走在美国的前面,而美国将 通过痛苦并姗姗来迟的经常账户调整感受到中国 的觉醒。
2006年2月8日
罗奇:全球“硬着陆”风险日增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一个经 济体回避失衡问题的时间越久,硬着陆的概率就 越大。我认为,未来一年之内出现硬着陆的概率 已增至大约40%。
2005年11月2日
英国《金融时报》A-List栏目收录全球知名领袖、政策制定者和评论家对重大事件发表的深度评论。
热门文章
1.
新冠疫情致死近10万,为何英国社会依然稳定?
2.
人民币强势迈进“拜登时代”
3.
美国的“左右之争”是“正邪之争”吗?
4.
中国版《欲望都市》才好看!
5.
中国进口美国商品远低于贸易协议承诺
6.
美国《国防授权法案》涉华部分的政治解读
7.
全盘保守主义之败——美国大选的思想观察
8.
拜登力挺科学的策略能否奏效?
9.
中国央行新规剑指蚂蚁集团
10.
负利率时代,债券还值得投资吗?
|‹
上一页
‹‹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