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惠普

英伟达浪潮正在催生更多赢家

芯片制造商是AI浪潮迄今最大的受益者,但其他公司也正在从人工智能繁荣中收获巨大利益。
2024年6月21日

惠普打印机对当今科技巨头的启示

沃特斯:施乐的收购可能为惠普画上句号,但惠普四十年前创造的打印机业务将继续成为摇钱树。这项拳头产品的成功对今天的科技领军者仍有启示。
2019年11月13日

惠普拟在高端笔记本市场叫板苹果

全球第二大PC制造商CEO承认,过去5、6年该公司“在高端市场做得不够”
2016年3月29日

惠普计划再裁员至多3万人

此轮裁员计划出台之前,惠普在过去3年里已裁员5.4万人
2015年9月16日

惠普剥离在华服务器业务

与清华大学合资成立的新华三,将成为中国网络互连及服务器等领域最大企业
2015年5月22日

惠普将剥离PC和打印机业务

这两个部门占上财年营收近一半,惠普面临改善盈利状况的压力
2014年10月6日

惠普大规模裁员1.6万人

加上此前已宣布的3.4万人裁员,惠普重组期间裁员数量高达5万
2014年5月23日

分析:惠普能走出泥沼吗?

10年来,惠普陷入收购、重组、裁员的无休止循环之中,并经历了一系列毁灭性事件,令管理层名誉扫地。虽胜算不大,但现任CEO惠特曼正力图扭转颓势。
2012年11月30日

欧洲应重新审视会计准则

USS Investment Management英国股票部主管莱文斯坦、皇家伦敦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塔尔伯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出于与美国准则接轨的愿望,将中立原则置于审慎原则之上,这样的安排并不适合欧洲。有必要重新审视。
2012年11月26日

惠普减记谁之过?

FT专栏作家约翰•加普:惠普数任CEO都沉溺于以虚高价格收购高增长企业,以弥补滞涨的业务;而运用会计手段虚增软件公司价值也并非难事。在这个错误估值泛滥的行业中,Autonomy和惠普简直是绝配。
2012年11月26日

惠普吞下收购苦果

在惠普高价收购Autonomy以前,有一些分析师就曾质疑过这家英国软件公司的业务和会计问题,可是这些没有引起惠普方面的警觉,李艾科仍毅然决然地把重注押在了Autonomy身上。
2012年11月23日

FT社评:Autonomy丑闻应有更多人负责

Autonomy被纳入富时100指数时应经过严格审查。如今其被指控会计违规,如果当初审查没能发现问题,那才是真正的丑闻。
2012年11月22日

Lex专栏:你敢抄底惠普吗?

按未来现金流衡量,惠普眼下的股价或许称得上便宜。但在Autonomy纠纷爆发之后,如今若有任何人还敢买进惠普股票,那么他们必须接受以下四个事实。
2012年11月22日

惠普对旗下Autonomy减记88亿美元

称这家英国企业软件公司2011年以110亿美元被收购前就存在会计违规
2012年11月21日

戴尔和惠普的如意算盘

Lex专栏:这两家美国公司似乎对市场份额下跌不以为意,称自己不屑竞争低端市场。显然,它们都希望高端产品市场好转。
2012年8月28日

惠普将服务部门减记80亿美元

构成该部门主体的是惠普2008年斥资140亿美元买下的EDS公司
2012年8月9日

英国员工批评惠普文化“令人窒息”

惠普收购的英国公司Autonomy有四分之一的员工辞职,该公司创始人近日也离职
2012年5月25日

惠普放弃PC业务令供应链不安

台湾厂商担忧惠普PC业务的不确定性,以及退出平板电脑市场的举动会影响代工制造商的订单。另外,如果惠普将PC业务卖给三星,将会对台湾业界产生更大冲击。
2011年9月27日

Lex专栏:惠普为何放弃PC业务?

个人电脑业务这个庞大而缺乏活力的市场,注定要成为愿意主要凭借成本竞争的那些公司的战场。而惠普不愿意继续留在一个正进入商品化最后阶段的市场。
2011年9月26日

惠普应避免“大爆炸”

FT专栏作家加普:惠普一直想变得更像IBM,但其CEO李艾科的举动却将惠普推向相反的方向。他应该稳扎稳打,而不是制造一场“大爆炸”。
2011年8月31日

惠普高管为战略转变辩护

该公司退出PC业务、转而押注商业软件之举导致股价大跌
2011年8月22日

李艾科:惠普不会出售PC业务

惠普CEO李艾科在接受亚太媒体电话采访中表示,惠普不希望变成一家软件公司,而是希望成为IT行业中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2011年3月16日

IBM高管出言挑战惠普

称在构建集成软件和服务业务方面,IBM要领先惠普多年
2011年3月14日

直言不讳的CEO太少

FT专栏作家露西•凯拉韦:惠普任命李艾克担任CEO后,各方炮轰不止。但这场口水仗表明,高管中敢于“直言犯忌”的人仍比市场期望的要少。
2010年10月21日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