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改革

当代中国精英的历史责任

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共同创始人王维嘉:中国民间精英们要有“活在当下”的主体意识,要能领导社会自治、摸索博弈规则,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顶层设计”上。
2013年3月22日

刘士余:过去十年中国金改目标基本实现

尽管市场对中国金融改革质疑者众,但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认为,十年前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他以近期市场对铁道部改革方案的反应,作为改革成果的佐证。
2013年3月20日

中国改革窗口期已开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苏琦:中共“十八大”的决定符合大众对“重启改革议程”的期望。关键的第一步已经迈出,根据上一次改革大推进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把总体规划设计好。
2012年12月30日

中国的消费率太低?

对于中国官方消费数据是否低估、低估几许,各方一直存在争议。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系主任朱天撰文指出,中国消费率太低的流行观点,是基于错误理论和对官方统计数据肤浅理解之上的。
2013年1月3日

《预算法》修订风雨与中国财税改革

围绕《预算法》修订的争议,贯穿FT中文网2012全年。日前该法修订三审搁置,或将推迟到下届人大。一直努力推动该法修订的复旦大学韦森教授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在最近一次访谈中,韦森教授详述了《预算法》修订背后的曲折,并再度呼吁以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政改。
2012年12月28日

2013:中国改革最后窗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展望2013,中国经济将温和回升,甚至会是个好年景。但如不抓住这珍贵的时间窗口,重启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一年也可能成为中国最后的“黄金时间”。
2012年12月27日

中国经济的未来十年

FT中文网撰稿人刘海影:中国经济内生增长速度已经大幅下滑,反映后发优势的减小及改革滞后,未来十年出口增速也可能降低到个位数,平均GDP增速可能降至5%~6%区间运行。
2012年12月24日

中国反腐任务艰巨

虽然中国每年都有众多官员被查出腐败罪行,相关规定也不断修改,却未能阻止更多官员继续腐败。对最近走马上任中纪委书记的王岐山来说,反腐任重道远。
2012年12月23日

对国民实行国民待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帆:中国的市场化只进行了一半,改革远未完成。改革不仅指价格改革、所有制改革,还需要完善整体经营环境,中国的改革未来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2012年12月19日

2013年:中国改革新起点?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时间表,2013年或是中国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起点。笔者预计明年财政政策将更为扩张,并将有多次降准。‬
2012年12月19日

2013,叩问中国经济之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未来经济减速已是业界共识,重启改革呼声四起,中国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带来什么新信号?中国政府应进一步为民间松绑,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
2012年12月17日

中国改革将更加复杂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任何政治家而言,这都是棘手的局面。
2012年12月17日

请先废除非法集资罪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中国金融改革的要害在于,顶层未能及时回应民间呼吁,民间草根金融未能自主地建立起风险控制体系。中国要鼓励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必须首先废除非法集资罪。
2012年12月3日

奥巴马称赞缅甸政治改革

美国总统在竞选连任成功仅两周后便对缅甸展开了历史性访问
2012年11月19日

如何实现十八大经济共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中共“十八大”明确GDP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发展目标,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意义突出;城镇化仍然是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2年11月18日

制度企业家与中国未来

恰逢中共“十八大”召开之际,中国改革再度步入关键路口,何去何从,众说纷纭。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强调制度企业家的概念与作用,认为制度企业家通过不断创新,最终改变、创造出新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与使用。
2012年11月8日

中国通往市场之路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中国在迈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市场化转型远远没有完成;经济改革仍然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经济改革的空间也非常有限。
2012年10月15日

沈阳罢市背后的经济逻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一叶知秋,沈阳罢市看似偶然,却是逻辑的必然,也不会是孤例,一方面与经济下行难脱关系,另一方面则暴露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正濒临破产。
2012年8月9日

媒体札记:公车成本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国务院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超标购车建楼可撤职”的规定,被多家报纸头版推荐。温州车改能否软着陆,成为观察标本。
2012年7月11日

那些应退出历史舞台的口号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在当代中国史上,口号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曾发挥巨大积极作用的口号,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2012年6月18日

根本改革才能化解风险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都与地方政府权力不受约束息息相关;各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改革,都应以地方政府受到约束为前提条件。
2012年6月14日

意大利的大选与改革

Italy's General Election|今年的意大利大选被评价为"30年来最重要大选",意大利的选举法可能是大国中最复杂的:政府必须在国会两院都取得多数支持;众议院选举得到最多选票的政党被奖励55%的多数席位,参议院选举在每一大区选票最多的党被奖励该大区的55%席位······ moratorium|暂停,中止 contentious|有异议的,引起争论的 anti-establishment|反建制的,反正统的 hung parliament|悬浮议会,没有任何政党获得绝对多数的议会,它难以形成稳定的政府 wavering|犹豫不决的,摇摆的
1970年1月1日

旧制度与大改革

ossified|僵化的 castes|印度种姓制度,世袭的社会等级 taboo|禁止、禁忌 caveat|['kævɪæt;'keɪ-]警告 commotion|骚动、暴乱 German-style reforms|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1998年上台后推动了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改革("Hartz方案"),以创造就业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内容包括减税、削减福利和失业救济金、加强再就业培训、鼓励短期劳动合同等。其成果在欧债危机爆发后尤其显著:德国的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一枝独秀,GDP和出口仍能保持增长。“学习德国”因此成了去年法国大选的一个重要话题。
1970年1月1日

3.0版的中国?

cusp|尖端,尖头 whiff of sensationalism|哗众取宠的味道 hackneyed|陈腐的 social Darwinist New Right|社会达尔文主义新右派。前者是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理论;最早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落后就要挨打”这种口号就是受其影响。后者也称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等人的思想为基础,强调自由市场和个人权利。 neo-authoritarian|新威权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相对。它崇尚稳定、民族主义和强有力的政府,以经济繁荣或意识形态作为统治合法性,以政治核心集团替代个人专制和直接选举。 egalitarian New Left|平等主义新左派。他们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反思斯大林式社会主义,一方面反对自由主义。 populist|民粹主义者,民粹分子
1970年1月1日
|‹上一页‹‹89101112131415161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