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2015,解读中国经济 - FT中文网

    洞察2015 塑造中国商业前景的五种力量

>>返回首页  
2015
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前景不明的经济大局。您的企业是否处于大趋势的“顺风”方向,或者你是否觉察到了新的机会与风险?莫让浮云遮望眼。《地平线2015:中国商业洞察与展望》为您解读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厘清明日的战略选择。
活动规则

现在参加由FT中文网与埃森哲联合推出的在线评论分享活动,就有机会获得限量版精美礼品一份(英国金融时报报纸制作特别限量版名片夹及《地平线2015: 中国商业洞察与展望 》书藉)

>>查看详情  

精彩文章抢鲜看

• 李纲:洞察2015,解读中国经济

无论走到哪里,我总是会自然地比较当地和中国的差异和差距。差异容易看得见,差距只能主观地用时间标尺来丈量……

>>浏览更多

• 中国云计算发展的务实之路

中国经理人对云计算的感觉充满矛盾:既困惑又渴望,既心动又怀疑。尽管他们大都看好这项新技术的无限潜力,但仍……

>>浏览更多

• 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发展与挑战

众所周知,CO2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将减排目标转变为行业的实际变化,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抑制碳排放,我们需要……

>>浏览更多

• 多极世界,长袖善舞——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视野向外,迈步“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力量增长的自然延伸,也是必然选择。后金融危机……

>>浏览更多

•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管理

人口集中能够成为文化、政治和经济实力的来源;城市能够吸引人才,培育创新,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浏览更多

• 金融业在中国农村的机遇

北起内蒙古草原,南至热带的海南岛,在中国大地上,半数农村家庭依然很难获得银行及其他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然而……

>>浏览更多


>>了解更多本书内容,请点击此处

FT商道
1.信贷紧缩促使中国中小企业转型
2.绿色能源:日本灾后的机遇
3.博鳌微博,百家观点
4.各国都应反思全球化的利弊
5.中国劳动报酬比重真的在下降吗?
6.政府不应盲目干预产业升级
7.国际投资者眼中的中国股市
8.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调整

洞察2015,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李纲
>> 点击查看更多本书内容

八十年代初,融冰不久,我负笈新大陆。我第一次登上的国际航班有近半的空位,当时人口最大国和经济最大国之间的往来竟如此稀疏,我至今难忘。

几年后,我做了咨询顾问。因为项目出差的机会,我在世界很多地方工作和停留,从美国的休斯敦到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从香港到北京。做咨询养成了对标的思维习惯,无论走到哪,我总会自然地比较当地和中国的差异和差距。差异容易看得见,差距只能主观地用时间标尺来丈量。起初,这个标尺是50年,30年。有些东西甚至要放在一百年来看。

如今,差异表面上不断缩小甚至消失。重要的是,那节无形的时间标尺在迅速变短。不久前,我们还看30年,后来看10年,如今5年也嫌短。这恐怕是最大的变化。

1962年,中国的GDP是美国的8%, 1972年是9%,1982年是6%,1992年是6.7%,2002年是13.7%。2012将是46%。2022年将是87%。

从1350年到1950年的600年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GDP几乎一成不变(分别为600美元和550美元),西欧则增长了6倍。就在过去30年,尤其是过去10年间,全球化贸易体系以及信息通讯技术推动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经济力量加速从西方向东方倾斜,一个多极世界的经济新秩序业已形成。历史学家伊恩•莫理斯(Ian Morris)在2010的著作《为什么西方统治世界——到目前为止》(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中无奈地承认,从历史规律看,财富和经济力量从西向东转移是不可阻挡。

然而,今天的全球化并不是一个重商主义时代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跨境贸易,技术创新,知识和人才的自由流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让更多人分享到经济繁荣的福利的同时,也让更多人需要承担资源和环境破坏,金融危机和信息安全等全球问题的后果。

在这个新格局中,围绕资本市场、资源、人才、消费者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已经改变了公司组织的疆界,也改变了企业的思考方式和运营模式。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力量。从蒸汽车到电灯泡,从福特汽车到个人电脑,从爱迪生到乔布斯,公司发展史说明,只有通过企业组织,技术才能实现创造性破坏,推动历史性转型。

改革开放初,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3%,三十年后这个比例达到了20%。巨大的经济规模和需求使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市场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人均GDP代表的地位。中国再次处于一个历史性转型拐点上。主要靠低成本和出口驱动的快速增长时代正接近尾声;高能耗、低产值、生态破坏、地区间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长期积累,已经到了严重威胁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等核心要素成本上升;气候变化,全球贸易失衡和汇率等问题相互交织,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决策构成新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世界范围的新技术兴起和应用缩小了竞争鸿沟,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也为企业创造了全新机遇。

今日国内经济结构和外部环境之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三十年前。增长已非唯一使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转变增长模式、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的发展主旨。基于这一理解和对中国十二五规划的解读,以及埃森哲对多极世界以及卓越绩效企业的多年研究,我们认为,五种主要力量将在未来数年塑造中国的商业前景:全球化、城镇化、新技术和创新、绿色经济、平衡发展。这五种力量各有其重点,但密切关联,影响未来中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促使企业寻找转型的机遇。

全球化是当今中国发展最大的背景。在十二五规划酝酿过程中,政策制定者将未来的全球市场作为最突出的思考重点。中国企业正在谋求提升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这是一个持续的历程。只有当更多中国企业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经受住全球化的考验而真正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企业,中国经济才能在整体上提高承受和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能力,成为全球化的主角。深刻理解当今全球化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是企业制定未来战略不能回避的要务。

推进城镇化,创造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国内消费市场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城镇化意味着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大幅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同时创造一个庞大规模的中等收入阶层,使之成为消费中坚以及公民社会的主体。如何适应这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创造和利用其中的机遇也是企业战略不能忽视的命题。

信息技术创造了过去二十年的全球繁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可预见的未来,信息技术依然将是最主要的商业动力。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中国正面临开创创新和新技术领先的时代机会。

绿色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新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可持续性作为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经济模式,开发新能源技术和市场,将可持续性价值观植入企业组织之中,创造一种新的商业价值。

平衡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已成为中国政府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核心内容,很多行业政策和地区政策都旨在在解决发展失衡问题。可以预见,在调整失衡过程中,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亦将面临调整,并对宏观经济和企业运营产生重大的影响。

2011年是一个十分具有里程碑式的年份。一百年前,中国结束了二十多个世纪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以极大代价完成了现代性转型。十年前,中国终于融入到全球贸易体系当中,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全球化最主要的力量之一。现在,中国再次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拐点上,进入一个新的转型阶段。因此,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组织需要对于各种将塑造未来商业经济格局的力量有一个结构性洞察,依此制定战略定位。

作为咨询顾问,通过问题树分析结症,在数据中挖掘事实,在坐标图上探索趋势,在众多解决方案中找到最合适的价值组合,这是我们的工作方式,也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多年来,我们的咨询团队在中国很多城市,众多行业,为本地和跨国公司客户提供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远观近察中国商业的经纬,在全球背景中分析本地商业议题,从全球网络和资源中寻找思路和途径,因而在积累了一些观点。

然而,无论立足国内或置身海外,洞察中国永远都缺乏一个合适的棱镜。站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代,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中国。地平线有多远,取决于站得多高。作为一家根植中国二十多年的全球性咨询服务公司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有幸能站在众多商业领袖和管理者的肩上,在多幅棱镜下管窥各种组织机构的流程和战略问题,并放在迅速变化的市场语境中,归纳那些塑造未来商业格局的要素,厘清未来的战略选择。

时间的标尺在缩短,未来来得太快。因此,当我们将埃森哲的咨询顾问对中国商业和管理议题的洞察论述第一次结集成书,命名为《地平线2015》时,我们感到诚惶诚恐。

是为序。

>> 点击查看更多本书内容

讨论 请发表和话题内容相关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