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时机是否成熟?

蔡浩:作为国债市场最大的持有主体,商业银行为何一直无缘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现在是否已经到了参与时机?
2019年3月4日

中国十年期国债期货为何跌停?

其导火索是美联储明年或加快加息步伐,而根本原因则包括宏观前景改善、资金外流及中国央行限制债市泡沫的举措。
2016年12月20日

国债期货大涨背后的投资逻辑

耀之资产管理中心张艺凌:上周五十年期国债期货创近半年单日涨幅之最,主要得益于经济面偏弱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变。在股市低迷、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本币资产中高流动性且安全的国债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2015年10月12日

国债期货风险事件中的最终赢家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改革初期,中国证券市场是从“放权让利”开始起步的;改革30多年后,某些政府部门却以“集权争利”运转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2015年7月21日

收官后的华丽开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1992年至2001年,随着国债期货风险事件的发生发展,证券市场完成了从地方自主发展到中央集权发展的转折期。其间随着第一批开创者离去,股市一个辉煌的阶段就此结束。
2015年7月13日

中国证监会实现“集中统一监管”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但直到1997年7月该机构才真正开始对证券市场行使实际行政管辖权、人事任免权和组织领导权。
2015年7月6日

沪深股市“争强好胜”的背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面对1996年股市非理性暴涨,中央政府自当年10月起,连连发布了后来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市场调控措施。这是对沪深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干预股市走势的敲山震虎式警告。
2015年6月30日

申银与万国合并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两家公司的合并,对于已失去自由的管金生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追加的人生羞辱;而对于阚治东来说,则是一个踌躇满志的事业顶峰。
2015年6月24日

五味杂陈的上交所五周年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上交所五周年庆前夕,辽国发案调查组通报认为,上交所冻结券商及辽国发股票用以冲抵债务的做法欠妥;这使得新任总经理面临市场发展和历史遗留沉重包袱的双重牵制。
2015年6月16日

尉文渊以意料之外的方式离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1995年9月,尉文渊被免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职务,昭告监管部门对国债期货事件查处进入收官阶段,也彻底改变了中国证券系统干部体制。
2015年6月8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噩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1995年7月,上交所发现辽国发存在几次重大交收违约,并形成高达64.38亿元总债务。尽管该所立即采取行动,但仍有17.14亿元债务无法清偿,这也成为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的沉重负担。
2015年6月1日

国债市场遭遇双重打击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国债市场刚经历国债期货暂停交易的冲击,又遭遇监管部门严查国债回购违规业务,这犹如自行车的双轮同时被闸死,而车上的骑者就只有一个结局——摔倒。
2015年5月25日

草率叫停国债期货交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决策者以为将国债期货市场关闭,微观市场乱象就会一了百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上交所、证监会、还是中央政府,那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2015年5月18日

319爆仓逼停国债期货交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发生于“327事件”后的319合约疯狂炒作事件,促成中国政府下决心关闭国债期货市场。在几个重要的国债期货风险事件中,都可以见到辽国发忙碌、凶狠的身影。
2015年5月11日

如何确立人民币短期利率标杆?

耀之基金衍生品主管熊赟:人民币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的中长端已较健全,短端如何确立?美元短期利率标杆LIBOR产生于伦敦,可为人民币短期利率的确立提供一种思路。
2015年5月4日

“314事件”埋下国债期货市场隐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在“314事件”中,上交所对空方扰乱市场行为的纵容,使该事件成为“327事件”及其之后一系列国债期货市场风险事件的爆发所做的一次绝佳的彩排。
2015年5月4日

不起眼的行政决定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1993年7月,央行和财政部发布的两个普通行政决定,彻底改变了中国国债期货市场原有格局,并成为此后一系列国债期货风险事件的最根本动因,直至国债期货被关闭。
2015年4月20日

国债期货交易命中注定的对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1992年底,国债期货率先在上交所开市,首笔交易由万国证券和中经开完成,谁也没有想到,两年多后,这对“冤家”又合力导演了“327事件”,似乎冥冥中自有定数。
2015年3月23日

倒卖国库券的人们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回顾上世纪80年代末,从杨百万,到万国、申银为代表的证券公司,及各地财政证券,都是通过倒卖国库券攫取到第一桶金。这也为后来的“327事件”埋下伏笔。
2015年3月16日

万国证券的东山岭祈福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1995年大年初一,万国证券所有中高层骨干齐聚海南东山岭祈福。此行或是促使该公司下决心继续在“327国债”上下重手的重要原因。
2015年1月5日

一个债券基金经理的2014

耀之资产管理中心熊贇:作为债券基金经理,我见证了中国债市不平凡的一年。我可以淡然面对价格的剧烈波动,却常被交易对手违约、券商算错数困扰。
2014年12月31日

“327国债”遭遇的那黑色8分钟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期货市场收市前的8分钟内,万国证券人为蓄意的祭出巨量卖单打压“327国债”价格,从而拉开了“327事件”的序幕。
2014年12月29日

为何我们还需还原“327事件”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327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从地方自主到中央集权阶段的转折,至今对中国金融格局影响巨大。为让读者了解背后真相,我将通过系列文章还原这一事件。
2014年12月22日

国债期货交易规则还需“修补”

耀之资产管理中心熊赟:作为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期货品种,国债期货重启成绩显著,不过从交易活跃度以及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看,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2014年3月6日
12››下一页